抗疫有我 援唐纪实

抗疫有我援唐纪实

检验科赵晓霞

唐山,一座古老的城市,一座现代的城市,一座英雄的城市。然而在2022年3月也没有逃过新冠疫情的魔爪。昔日的繁华一夜间陷入平静,一座城就这样屏住了呼吸。

疫情就是命令。涉县中医院在接到援助通知后,迅速组织从检验科抽调三人组成的小分队,不到10个小时,就踏上了援唐征程。为了唐山人民生命健康,为了涉县荣誉,我们出发了。19:30到医院门口集合,21:00到邯郸高速北口集合。这就是命令,这就是召唤,这就是使命。

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个特殊的日子:2022年3月22日。同时也记住我们的名字:赵晓霞、曹晓红、杨敏敏。

因为我们是一个团队——涉县中医院援唐核酸检测队。

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——白衣天使。

因为我们有一个特殊的名字——最美逆行者。

也许这一刻,许多人已经进入梦乡,但我们的父母却在为我们担心,我们的孩子在哭泣“妈妈不要去,妈妈不要走”,我们的内心却始终信念坚定,我们是医务工作者,我们有责任担当,只要疫情不散,我们就没有理由不冲在抗疫第一线。涉县—唐山,远隔千里,一路的颠簸,让我们感觉走了好长。

从唐山地震到新唐山的建立,我一直对这个城市有着某种好奇,想亲自去走走亲眼看看,听听地道的“赵丽蓉老师式”唐山腔,没想到以这样的方式来到了唐山。早春的夜晚还有一丝凉意,尤其是地理位置靠北的唐山,着实让人感觉一丝寒意,也许是疫情的原因。踏上唐山的土地零星的小雨打湿了地面,更是让感觉到了什么是春寒料峭。街上只有闪烁的霓虹灯,却没有了熙熙攘攘的人群,除了警车、救护车的鸣笛,一切都是那么的寂静。这时,我们也感觉肩上的责任重大,心里也多了一份忐忑。

跟当地对接好安顿下来,我们每个人说的最多的就是,也不知道这儿的仪器试剂和咱们在家里用的一样不一样,也不知道我们会不会拖后腿。

我们的第一次工作安排到了第二天的早上6:00到12:00,因为驻地离实验室有一段距离所以司机师傅说最晚5:20出发到实验室,我们那会儿唯一能做的就是听从指挥。因为不知道实验室在哪儿,不知道实验室的规模,更不知道使用的是什么样仪器什么样试剂。为了不耽误交接班,更为了展现涉县中医人的风貌,我们四点半就起床洗漱吃早饭,准时到达司机师傅面前,就这样我们还是迟到了几分钟,因为司机师傅也不知道一夜之间突然又封闭了好多道路,绕了好大一圈才到。

到达目的地后,我们只看见唐山市第七医院几个醒目的大字,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,突然人群中有人说这里就是唐山市传染病医院,这时我们的小心脏突突突跳得快了点。这才警觉到原来疫情真的就在我们身边。

怀着忐忑的心情跟着对接人员去采集核酸,熟悉流程,然后领取防护服准备进入实验室。说来也怪,当换好防护服的那一刻突然又平静了下来,是那么的坦然,居然精神抖擞地进入了标本制备区,也就是通常大家说的二区与阳性标本近距离接触的地方,我当然也很纳闷,究竟是战袍的力量,还是作为一名检验人的本能。就这样开始了简单而又繁琐的工作,那些仪器操作都已不再是疑惑,每个人都是神操作。六个小时都不知道是怎么过的,还没来得及停下想想几点了,就听见对讲机里在喊收拾一下手上的活儿,清点标本数量,试剂耗材剩余量。天呐!居然到点了,该换班了,平常在家上班的时候都看好几次表,这里连表都没有,不知不觉六个小时就过去了。

当我们换好衣服坐上回驻地的公交车时已经一点多点了,这时再看所有的人脑袋都耷拉了,说话也有气无力了,饥饿头晕都来报到了,不得不说那身战袍真的是有魔力的!

一座定点医院就是一个战斗堡垒;一个临时板房就是一个战斗阵地;一名医护人员就是一名英勇战士。在这个核酸检测基地,我们用试剂当子弹,用加样枪当武器,用操作台当阵地,与新冠病毒进行着殊死搏斗。

在离开家的日子里,每天通过微信与家人聊天,汇报自己一天的工作。即使再累还要给孩子们多说一句“听爸爸的话,平时多喝水,不要感冒,戴好口罩,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去!”

当我们准备出发的那一刻,就注定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旅行;当我们踏上唐山这片热土时,就注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已经开始;当我们穿上防护服的那一刻,就注定与病毒的斗争将持续下去!到现在,我才明白“哪有什么岁月静好,只不过是有人在负重前行”的真正含义。

在这段日子里,我们感受到了唐山人民的热情,这些热情给了我们温暖,这些温暖更加坚定了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、勇气和力量。我们将弘扬涉县老区精神,传承129师红色基因,不怕困难,不怕牺牲,勇于担当,勇于胜利,同唐山人民一起奋战,希望疫情早日散去,静待春暖花开。

中国加油!河北加油!唐山加油!惟愿山河无恙,国泰民安!